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。为了控制疫情传播,广大市民朋友自觉居家防护,度过了以“宅”为主题的春节。然而,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这一时期从事非法集资行为,有的甚至利用疫情实施诈骗。在此,我们总结了几种常见骗局及识别手段,帮助大家擦亮双眼、防范风险,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保卫自身的财产安全。
市民:居家防疫期间有哪些非法集资骗局?
金安: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居家防疫,通过手机、电脑等获取信息的特点,利用互联网设置高利陷阱,非法吸收公众资金。常见的形式有:1、网站宣称“看广告、做任务”即可获得收入,完成任务需要交纳数额不等的保证金,保证金越多则收益越高;2、P2P网贷平台出售投资理财产品,承诺保本付息;3、电子商务平台承诺“消费返利”,即购物后可返还部分或全部购物款;4、机构发售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并在虚拟平台上进行交易,承诺买得越多收益越高;5、机构宣称代客从事外汇、贵金属、原油、股票指数等投资交易,保证收益。
市民:疫情期间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风险?
金安:一是要提高识别能力。非法集资普遍具有以下特征:1、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;2、向社会公开宣传;3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;4、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。无论是以线上还是线下形式,只要符合这四个特征,都涉嫌非法集资。一旦发现,及时向公安机关或处非办举报。二是要提高风险意识。牢记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,天上不会掉馅饼,不要相信“动动手指就有收益”“躺在家里也能挣钱”之类的广告宣传。此外,要合理评估自身的抗风险能力,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要盲目从众、轻信冲动。
市民:还有哪些利用疫情侵害个人资金财产安全的行为?
金安:1.假借红十字会、医院等名义,通过微信、微博等网络平台,组织慈善捐款,或谎称治病缺钱,向社会公众众筹“医药费”“住院费”等,诱骗转账。2.利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,谎称可以销售或代购“特效药”“口罩”“消毒液”等防护物资,收到转账后便将买家“拉黑”。3.发送虚假短信,声称航班、高铁、酒店预订等“受疫情影响取消,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”,诱使受害人拨打短信中虚假电话或点击钓鱼链接,泄露了银行卡号、密码等敏感信息,导致财产受损。
市民:如何保护个人资金账户信息和财产安全?
金安:1、采购口罩、酒精、消毒水、防护服等防疫用品和药品,最好到药店或线下商户购买。如需网购,要在正规电商平台上购买,留意网购物品的物流信息,不要轻信通过微信、支付宝先转账后发货的交易。2、若收到机票、火车票、酒店等退改签电话、短信等,可直接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,切勿随意拨打短信上的联系电话,或点击陌生号码发来的不明链接。3、爱心捐助要认准正规捐赠渠道,确实需要通过线上私人交易的,也要尽量对发布信息的个人或机构的身份真伪进行核实,不要轻易给陌生人转账、汇款;4、切勿在陌生网站中留下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账号、密码和验证码。
如果遭遇骗局导致个人金融信息泄露或资金财产受损,不要慌张,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,并提供转账记录等线索。
主管:临汾市人民政府    承办:临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主办:临汾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
晋ICP备2024037433号 网站标识码:1410000072
网站建设: 北京乾元大通技术有限公司